“多虧了法庭調解,不然我們十幾萬的工程款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拿到手!”近日,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某建筑公司負責人李某在合山人民法庭的調解下,順利收到工程款,專門向法庭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近年來,合山法庭聚焦訴源治理,主動與當地黨委、政府聯動,常態化參與當地基層矛盾調解,有效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
變“坐堂審案”為“主動服務”
今年4月,合山鎮合山社區居委會的鐘某和林某來到鎮司法所,兩家對一塊40平方米土地產生糾紛。
鐘某手持國有土地使用證,林某手持紗紙契,都聲稱土地是自己的。
“這個案件很棘手!”司法所工作人員介紹,雙方在20多年前分別從個人和村民小組購買了這塊地的使用權,為了這塊地的權屬,兩家矛盾頗深。當地村委會也調解過,但因時間久遠,村委會干部無法查清土地權屬變更的來龍去脈,導致糾紛遲遲不能解決。
“這種糾紛,很難核實清楚土地使用權究竟屬于誰,應調整方向,從之前調查土地權屬問題變為雙方各自退步解決問題?!焙仙椒ㄍネラL賴寶軍認為。
綜合考慮雙方實際情況后,法庭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員提出雙方各退一步、一方以低于市場價購買爭議土地使用權的解決方案。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林某以市場價6折價格向鐘某一次性支付土地使用權購買款。
近年來,合山法庭積極探索鎮級矛盾糾紛調解新機制,主動與鎮委鎮政府、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合山法庭、鎮司法所等部門加強聯動,同時憑借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審理經驗,為復雜糾紛“把脈問診”,開出專業可行、令人信服的調解“良方”,全力將矛盾化解在鎮、村(社區)一級。
訴調雙管齊下化解突發糾紛
2020年初,在合山鎮一家林業加工公司內,一名工人在卸載木頭時發生意外導致重傷,被送到醫院救治。
由于受傷工人勞動關系屬于另一家外包公司,該加工公司墊付一部分醫療費用后,以應向保險公司理賠為由,不再墊付醫療費用。
理賠需要時間,傷者可能暫停醫治。傷者家屬到林業加工公司討說法,幾方爭執不下,家屬情緒激動。
兩家公司負責人建議走法律途徑,和保險公司打官司,法院判了之后該怎么賠就怎么賠。
“打官司要時間,現在傷者在醫院,一天都等不起!如果暫停醫療導致傷者出意外,你們難辭其咎!”在現場協調會上,合山法庭法官建議兩家公司先行墊付傷者醫療費,并和傷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同時啟動訴訟,向保險公司索賠。
法官的一番話讓兩家公司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兩家公司先期支付了醫藥費和賠償金,傷者得到救治,隨即向保險公司訴訟索賠的官司在合山法庭受理并順利審結,各方訴求都得到了依法解決。
在鎮、村一級,一些突發性重大糾紛化解難度更大,更考驗智慧?;鶎臃ㄍネ獜拿苷{解的“參與者”變成“主導者”,綜合運用調解和審判等途徑來及時、高效、依法解決糾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審好要案守牢公平正義防線
金某良等27人是合山某村民小組村民,該村民小組在分配征收土地補償款時,以27人在1952年之前在村中沒有祖居地為由,拒絕給他們分配土地補償款。
27名村民十分不滿,合山鎮黨委、政府多次組織調解,因雙方分歧較大無果,后村民訴至法院。
因該案在當地具有典型性,涉及面廣當事人多,合山法庭組織精干力量審理該案,最終支持27名村民請求支付征收土地補償費用3.51萬元的訴請。
該案判決后,合山鎮黨委、政府和當地村委會,把本案的判決書作為其他村集體公平合理分配土地補償費用的指引。自此以后,當地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糾紛。
判決一案,教育一片。該案不僅維護了這27名村民的合法權益,也對其他村征地拆遷、分配利益提供了判例指導,體現了司法裁判的價值宣示作用。